青海贵德:生态修复激活墟落“绿色动能”

来自版块 问答
762
0
九月的金风抽丰拂过素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美誉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此处,黄河如碧绿绸带在峡谷间伸展,水清得能瞧见河底卵石。不远处的黄河一级支流农春河也添新颜:淤塞河流已疏通,岸边杂草换成错落灌木、果林与生态乔木,水鸟掠水而过,留下的陈迹化作圈圈荡漾。
这幅生气勃勃的美景图背后,是一场连续三年的“绿色厘革”——通过生态掩护修复工程综合管理与墟落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昔日的乱石滩涂地蜕酿成生态林木、致富果园,贵德县正誊写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青海省黄河贵德段一级支流农春河河岸缓冲带生态掩护修复工程。刘红摄

好项目修复墟落好情况
“感谢国家好政策改善生态情况”
沿贵德境内G227国道一起驰骋,峰峦叠翠、云雾包围,贵德县河西镇贺尔加村掩映在这片青绿之中。
顺着农春河河堤而下,河岸右侧的一片生态林,郁郁葱葱,长势恰好,枝头挂满果实,尽显生气。贺尔加村村民王延忠和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芳华穿梭在果树间,或俯身检察泥土湿度,或起家抬手轻托果实,观察苗木长势环境。不多时,两人便摘满了一箱沉甸甸的梨子,望着满箱果实,他们脸上漾开了藏不住的笑意,话语里满是丰收的等待:“实行这个项目太好啦,昨们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然而,曾经的农春河道域却是另一番情形。“我家的地紧挨着河滨,几百米远,从前的河流哪有如今这么规整,河流情况差,随处都是裸露的滩涂,垃圾也乱堆乱倒,浊流侵岸。”村民王延忠感慨道。回想从前,最让他心有余悸的照旧每年夏日汛期时,“下暴雨时,大水便奔涌而下,自家的这点儿地就被冲了,随处是泥沙、石头块,乃至有小汽车一样平常大的巨石被冲滚下来,村民的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担惊受怕。”
常年的雨水冲刷与大水侵袭,让他家的地皮一点点“缩水”,从最初的4亩多,逐步酿成3亩、2亩,如今大概就剩1.5 亩了。“我本身拉沙土往地里垫,当时候,各人日子过得艰巨。”王延忠的话语里,满是对往昔逆境的叹息。
“你看这梨树,都是项目实行后种的。”语言间,王延忠的眼光落在了满树沉甸甸的金黄梨子上,他说:“昨们是汉、藏、回、土、满五个民族群众聚居的村落,有1538人,445户。已往重要靠种玉米、冬小麦为生,大部门村民还得外出打零工,收入泉源单一。如今这个生态掩护修复项目,真是实着实在的好项目,涉及了村里很多农户,还能动员村团体经济发展,今后昨们又多了一份稳固收入,打心底里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贵德县河西镇贺尔加村村民在生态林果树下劳绩梨子。刘红摄

“咱老百姓过日子,不管从费钱省钱的经济角度算,照旧从保卫好山好水的生态角度算,这笔账咋琢磨都划算!”王芳华笑着表现。
算清生态与发展这笔“明确账”后,他们毅然扛起农春河河湖巡护员的责任,自动化身农春河的“保卫者”,用“时时在线”的服从与举措,为掩护生态情况出一份力,誓要守住这条河的清亮与生气。
好情况绘就墟落好光景
“墟落情况越来越美 ,生态代价就是经济代价”
好树开好花,好花结好梨。2025年4月份,海南·贵德第十九届黄河文化旅游季期间,贵德县河西镇农春河边的梨树与全县的万株梨树一起竞相绽放,吸引了浩繁游客观光赏景,雪白如雪的梨花粉饰在枝头,与蓝天、绿草、黄河风光交相辉映,令人沉醉。
来青探亲的山东籍李密斯爱好拍照,她说客岁就曾来贵德看梨花,花海壮观,每一朵花风雅无比,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联合周边的黄河风光、古朴乡村,拍了许多条理丰富、意境深远的照片作留念,让人感受到了青海天然与人文交错的独特魅力。
清新的氛围,动听的鸟鸣,创新了“梨花+民风文化+墟落旅游”生态旅游模式。“依托农春河河岸缓冲带生态掩护修复工程,昨们村里情况更美了,来村里旅游的人比从前更多了,为昨们老百姓带来了实着实在的经济效益。”提及梨花旅游节,贵德县河西镇多勒仓村党支部书记先巴东主满脸笑脸:“从‘背景吃山’向‘养山富山’变化,昨们领导游客体验贵德生态民风,品尝农家特色菜,在黄河滨赏花摘果,炕锅羊肉、甜醅、花椒、水萝卜、软梨汁等地方小吃和特产深受接待,生态资源从潜伏代价向实际收益转化了。”
据相识,青海省黄河贵德段一级支流农春河河岸缓冲带生态掩护修复工程,共夺取到中心水生态污染防治资金五千多万元,于2023年开始实行,2024年10月全面竣工,颠末近3年的科学施工与精致推进,在确保植被成活率与生态修复结果稳固达标后,将于2026年正式移交至项目范围内的村团体及农户举行后续管理,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转化。
该项目重要针对农春河道域面源污染、岸坡腐蚀、植被覆盖度低、河流稳固性差、水源修养本领低等题目,通过生态干预本领和生态修复管理步伐,建立岸坡掩护等工程,有用淘汰地表径流污染物进入河流。完成河岸滩地生态修复3.63公顷、退化区重构覆绿10.34公顷、缓冲带功能强化修复5.93公顷,生态护坡4373米,共修复地块306.9亩,进一步改善了沿河生态情况,团体提拔了河道生态康健程度。
“项目标实行有用进步了农春河河流防洪本领,淘汰水土流失,提拔河道生态稳固性,荒滩披上美丽,助推黄河断面水质稳固到达Ⅱ类尺度。”贵德县生态情况局副局长殷卓先容。
好光景动员墟落振兴
“让故乡更加漂亮、生存更加幸福”
生态兴则墟落兴,生态美则百姓富,精良的生态情况是农村最大上风和名贵财产。
贵德县梨树莳植汗青久长,不停有“高原梨都”之称。比年来,贵德县承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扣“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的,锚定国际生态旅游目标地先行县建立目的,通过农春河河岸缓冲带生态掩护修复工程,增强生态掩护修复,连续改善农村人居情况,联合墟落振兴战略和各村现实,在栽植云杉、油松、圆柏等生态林木的底子上,随机应变栽植梨树、文冠果等经济苗木,并确保栽种一片、成活一片,为各村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夯实情况底子。
项目举行了生态修复、重构覆绿等工程,莳植乔木、灌木及草地约18.7公顷,共计管理总面积约20.46公顷。此中,栽植生态乔木1.23万株、经济林木0.96万株、灌木27万株,喷播草籽300余亩,与河道沿线其他生态旅游资源相辅相成。据统计,近两年产量达两万余斤,显现出精良的增产成效,实现了生态“含金量”和发展“含绿量”同步提拔,为河西镇“农春河边梨花谷”沿线各村团体经济发展贡献了气力。同时,生物多样性规复,吸引白鹭、赤麻鸭、野鸳鸯等物种栖息,形成“人—水—鸟—鱼”共生生态圈,全面推动农春河道域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景致美起来。

生态林果树效果。刘红摄

比年来,贵德县依附黄河道域优质的生态资源和温润的天气条件,踏实做好“生态财产化”和“财产生态化”两篇文章,把生态上风转化为经济上风、发展上风和竞争上风,发掘河湖生态资源延伸代价,通过共同抓好大掩护,协同推进大管理,水土保持功能明显加强,水源修养本领稳步提拔,助力青海墟落财产发展和漂亮墟落建立,保卫黄河安澜。
现在,农春河河岸缓冲带生态掩护修复工程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贵德县生态情况局副局长安怡表现:“昨们要加大管护力度,确保农春河的生态情况可以或许连续向好,把生态资源实着实在地转化为富民资产,让‘好风景’成为墟落振兴的‘好钱景’,信赖在当局和村民的共同积极下,农春河的来日诰日会更加优美。”
下一步,贵德县生态情况局将连续拓展“两山”转化路径,统筹生态修复和生态惠民,增强宣传和引导,将生态修复与生态财产发展相联合,从“点上美”到“全域美”,走出一条生态美、财产兴、百姓富的可连续发展之路。

               
                (责编:杨启红、张莉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评论 0

热文

所属版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