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疆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9月11日电 题:重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看中国汽车“西行记”
新华社记者杜鹃 关俏俏 李任滋
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境车辆继续不停地从这里驶向中亚和欧洲,一派繁忙情形。间隔口岸不远处的连霍高速公路边,到处可见一排排停放得整整洁齐的极新车辆。这批等候出关的车辆中,有不少将以“自驾出口”方式运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这些驾驶出口车辆的司机被称为国门“摆渡人”。
通过一代代建立者的投入与奉献,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从昔日的“边远地带”变为现在的开放前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焦点区的枢纽职位日益显现。从属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霍尔果斯更是建成了集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多功能口岸。
霍尔果斯在蒙古语中意为“驼队颠末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聚财产的地方”,早在隋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紧张驿站。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紧张窗口,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与中亚陆路商业的紧张枢纽,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现在,从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关的汽车品牌共有40多个。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互免签证的协定正式见效后,更便利的“自驾出口”通关方式和“摆渡人”行业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笼车运输,通过“摆渡人”交付车辆更加机动、高效、低本钱,这一方式越来越受国外汽车入口商青睐。
据先容,车辆被“摆渡人”停在哈方口岸海关羁系场合后,由外方验车并将车辆运往哈萨克斯坦各大都会、中亚其他国家、俄罗斯等目标地,而“摆渡人”通常乘大巴车返回霍尔果斯。
“我是霍尔果斯第一批‘摆渡人’。”2023年开始兼职从事这一职业的司机温江告诉记者,他每月以“摆渡人”身份来回于中哈两国十五六次。
据霍尔果斯经济开辟区口岸管理局先容,针对商品车出口量增大且多需赶跨境运输时效的特点,霍尔果斯推出“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全天候相应”模式。企业通过国际商业“单一窗口”提前申报信息,天生专属二维码,无论破晓照旧深夜,车辆抵达海关会合查验场后在聪明卡口“一扫即过”,确保“零等候”。
“车辆到口岸通过‘一站式’通关体系,司机不消下车,扫描一下二维码,数据主动比对,几秒钟就能抬杆放行,节流了大量等候时间。”客岁转行“摆渡人”的货车司机王瑞说,“我从前开大货时拉的都是货品,如今‘摆渡’的是一辆辆极新的小汽车,感受完全不一样。”
据霍尔果斯边检站数据,停止9月8日,本年以来“摆渡人”累计从霍尔果斯口岸运输出境的商品车已达10万辆。
温江告诉记者,“摆渡人”驾驶通关的很多车辆是新能源车。他常常来回于中哈之间,看到哈萨克斯坦路面上的中国产新能源车越来越多。
近些年,中亚消耗者对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车的需求连续增长。据哈萨克斯坦汽车同盟统计,2025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十大脱销汽车品牌中,6个是中国品牌。
拉娅娜是阿拉木图本地一家头部汽车贩卖团体旗下某中国品牌经销商的贩卖司理,刚刚购买了一辆中国品牌增程式新能源汽车。
“打仗过差别国家、差别品牌后,我越来越清楚地熟悉到,中国汽车范畴的发展令天下刮目相看,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可以说代表着汽车财产的将来。”她说。
记者在塔吉克斯坦都城杜尚别出差时发现,马路上常常能瞥见中国品牌的新能源出租车。
中国车企不但通过出口使更多国家大众得以体验高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享受一样平常出行的舒服便利,还通过投资互助动员本地财产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时机。现在,越来越多中国车企前去中亚投资,推动中国-中亚经贸互助提质升级、产供链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李平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