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财产上半年红利分布图:电池环节拿走90%利润 进入“赢家通吃”时 ...

来自版块 问答
851
5
  在东方财产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产证券一站式开户生意业务
                                                              虽深受内卷困扰,但本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财产上市公司“总利润”仍创近五年新高。
  期间贸易研究院统计了101家新能源汽车财产上市公司,按申万三级行业分别,包罗电池化学品、锂电专用装备、锂电池、电动乘用车(包罗港股上市的电动车企)的上半年业绩。上半年,101家企业合计实现净利润474.92亿元,同比增长37.2%,创近五年新高。
  团体利润创新高的同时,财产内部的利润分配却非常割裂。此中,上半年19家车企利润总和不如宁德期间(300750.SZ),车企沦为“电池打工仔”的论调引人注目。
  统计数据表现,近五年财产利润确实渐渐向“电池环节”会合。本年上半年,电池环节占据了约90%的财产利润,而这90%的利润又会合在宁德期间手中。本年上半年,宁德期间净利润高达323.65亿元,另一巨头比亚迪净利润达160.39亿元,两者拿走财产大部门利润。
  一方面,财产利润创新高;另一方面,这些利润又会合于少数巨头手中。这表明,新能源汽车财产现实已进入“赢家通吃”的期间。
  利润向电池环节会合,整车环节首度红利
  2021—2025年各上半年度,新能源汽车财产101家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分别为194.35亿元、349.85亿元、318.9亿元、346.11亿元、474.92亿元,其间只管履历过阶段性产能过剩,但财产团体利润仍震荡上升。
  新能源汽车财产团体利润稳固上升,但内部变革却巨大。按申万三级行业分类,新能源汽车财产可分为上游“电池化学品”“ 锂电专用装备”;中游“锂电池”;卑鄙“电动乘用车”。
  2022年上半年,电池化学品环节净利润达311.67亿元,财产89.1%的净利润会合于该环节,随后利润渐渐向电池环节转移;2025年上半年,电池化学品环节净利润降至49.41亿元,占比降至10.4%;而电池环节净利润上升至365.1亿元,占比达76.9%。
  电动乘用车则于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2025年从前,电动乘用车不停是财产内唯一亏损的环节;2023年上半年、2024年上半年,电动乘用车环节亏损幅度渐渐缩小,并于2025年上半年首度红利(近五年),合计实现净利润47.16亿元。
  作为重资产行业,电动乘用车规模效应带来的降本结果明显。7家电动乘用车企合计营收从2021年上半年的1333.41亿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887.5亿元。规模效应叠加打击高端市场初见成效,动员电动乘用车环节扭亏为盈。
  净利润受营收规模影响,从红利指标来看,卖铲子的“锂电专用装备”属于闷声发财的环节。2025年上半年,锂电专用装备均匀毛利率为26.2%,大幅领先其他环节。
  锂电专用装备环节高毛利率与其“定制化属性”以及“技能门槛较高”有关,使该环节竞争烈度小于其他环节,尤其是产物同质化较高的化学品环节。但受限于规模,锂电专用装备环节团体利润规模仍相对较小。
  利润向两大巨头会合,红利格局割裂
  与其说财产利润向电池环节会合,不如说利润向两大巨头会合。
  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环节总净利润365.1亿元,此中,宁德期间净利润为323.65亿元,一家占据锂电池环节88.5%的净利润,占据全财产68.1%净利润。
  别的,2025年上半年,被列入电动乘用车环节的比亚迪,净利润达160.4亿元,占全财产净利润的34%。这意味着,若剔除两大巨头,别的企业团体处于亏损状态,凸显财产利润会合于头部企业。
  宁德期间、比亚迪强势红利体现背后,是占据上风职位,且规模效应及对上卑鄙议价本领的提拔。比亚迪更通过上卑鄙一体化结构,强化了这一上风。
  团体来看,新能源汽车财产101家企业中,有67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低于1亿元,此中38家亏损,亏损率约38%,中小企业红利程度广泛较低。
  团体出现出整车企业“亏损幅度大”,化学品及装备环节“亏损面大”的局面。
  部门整车企业亏损幅度大,此中,2025年上半年,蔚来、北汽蓝谷、小鹏汽车分别亏损117.45亿元、32.9亿元、11.42亿元,亏损幅度排名全财产前三。
  而电池化学品环节亏损面大,共有22家企业亏损,亏损率达50%;锂电专用装备环节共9家企业亏损,亏损率达47.4%;别的,电动乘用车环节的亏损率亦达42.9%。电池环节亏损率则显着较低(12.9%),显现出对上卑鄙较强的议价本领。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产证券,行情生意业务一个APP搞定>>
(文章泉源:期间周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评论 5

国家反每卷,宁德期间的应收款都在60天了,是不是应该也把帮他电池配套的企业的应付款也收缩到60天?
前天 10:15
评论·
·举报
盟固利
前天 10:27
对比其他行业的环球头部企业的红利分布及利润率,宁德、比亚迪的收益不高吧?
前天 10:39
比亚迪不应该造车,就卖电池,假如只卖电池,如今市值不低于1.5万亿,也不消那么多研发,还会拥有更多环球用户
前天 10:50
卷就卷点,最大受益的是买车的消耗者,这两年末于把油车代价干下来不少
前天 11:03

热文

所属版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5
0
返回顶部